贵州创新实施“双培”行动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沟通能力显著提升

贵州创新实施“双培”行动

来源:贵州日报
2021-03-24 08:22

  原标题: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引题)

  贵州创新实施“双培”行动(主题) 

  自2018年省民宗委在民族地区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双培”行动以来,3年间,我省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沟通能力显著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受益100余万人。近日,笔者就全省“双培”行动助推脱贫攻坚的主题,专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石松江。

天柱县民宗局开展“双培”活动。

  问:我省民族地区实施“双培”行动前后有哪些不同?

  石松江:贵州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10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原因,民族地区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同程度存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障碍,有的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电视,有的虽然能听懂一些普通话,但是难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导致难以正常对外交往交流,难以学习掌握国家政策,难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既不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也不利于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民宗委认真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双培”行动,着力破解少数民族群众对外交流难、了解政策难、学习技能难等难题,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3年来,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302万元,举办培训班4441期,培训群众222821人次;会同教育、人社、农业农村、扶贫、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举办培训班3717期,培训群众186490人次;全省累计培训409311人次。通过双语广播、手机APP等渠道开展辅助巩固学习,覆盖群众100余万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培”行动有哪些实践经验?

  石松江:3年来,全省民宗系统紧扣任务目标,按照九结合、六精准、三挂钩的“963”工作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双培”行动取得实效。

  工作谋划“九结合”,力求多措并举推进。一是语言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一体推进,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中学习技能,在技能学习中训练国家通用语言,实现双促进、双提升。这是“双培”行动的核心要义,也是“双培”的特色和亮点。如黔东南州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用普通话安排工作任务,对国家通用语言掌握得好的员工给予奖励等。二是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开展培训之前,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当地产业发展计划,从而在技能培训内容安排上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三是短期培训与长期巩固相结合。针对语言学习的长期性特点,在开展好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定期回访督促学、“小手拉大手”日常学、结对帮扶巩固学、志愿者活动辅导学等巩固学习机制,推动培训对象持续学习,加强日常训练,提升学习成果。都匀市“小手拉大手”帮学活动还被教育部列入《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案例集》。四是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双培”行动共开通双语广播点445多个,开发“双培推普”手机APP帮助30万余群众自学国家通用语言,发放1200台音频播放器,译制实用技能双语科教片5个,发放养殖技能双语教学光碟3000余个,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学习实用技能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训练。五是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在培训中融入励志教育和移风易俗等内容,有效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和精神风貌。“双培”行动共制作推送了10个版本的移风易俗树新风快板书民汉双语视频,印制张贴宣传海报1.4万张。六是宣传教育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在感恩教育中,除了由老师集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外,还让群众谈自己家庭、村寨的发展变化等现身说法形式,引导群众自发感恩党中央。七是培训成绩与考核奖补相结合。集中培训结束考核一次,间隔一个月、三个月后又分别考核一次,按成绩兑现奖补。一方面检验、评估培训效果;另一方面激励群众培训结束后继续加强自学和巩固提高。八是物质奖补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对参训群众和结对帮学老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补外,还以评选学习标兵和优秀工作者的形式给予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年来,各地共推荐上报“双培”学习标兵40人,先进工作者10人,这些典型事例已陆续在相关媒体平台宣传报道。九是立足民宗系统与整合部门力量相结合。省民宗委联合7个省直部门共同发力“双培”;黔南州民宗局联合州级7部门制发《“双培”行动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民宗委联合州教育局下文实施“小手牵大手”;贵阳市以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工作方案;六盘水市和毕节市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工作方案等。

  工作督导“六精准”,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小。在工作推进工程中,省民宗委“双培”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委党组提出的“六个精准”(思想认识要精准;培训对象要精准;查找问题要精准;培训方法要精准;成效统计要精准;总结提炼要精准)要求,强化督促指导,保障“双培”行动各项措施能够切实落细落小,全力推进。

  工作成效“三挂钩”,确保“双培”取得实效。一是参训人数与促进“两业”比例挂钩。2020年提出的标准是参训人数的五分之二左右实现就业创业,根据各地上报数据,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毕节市等市州都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标准。二是成效验收与是否有效助推脱贫攻坚挂钩。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7万余人,有2万多人参训后实现了就业。其中,黔东南州、安顺市和毕节市,就业创业人数超过参训人数的50%。三是成效考核与群众满意度挂钩。“双培”行动得到了全省民族地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充分肯定。赫章县可乐乡新民村苗族群众主动捐资捐物开展“双培”培训、黎平县侗族群众用侗歌编唱“双培”等都是鲜活的案例。

  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培”行动取得哪些明显成效?

  石松江:有效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罗甸县的王小拎、丹寨县的杨月报等人,他们从原先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到现在能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交流,成为学习标兵。再如威宁自治县移民搬迁点五里岗街道参加培训的苗族群众朱文敏,通过“双培”计划培训,她和一起参加培训的彝族群众陈丽琴等成了同学、成了好朋友、好邻居。

  有效促进“两业”,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年来,参加“双培”行动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计76614人,实现就业26559人,实现创业2171人,参加培训后最终顺利实现脱贫76614人,脱贫率达100%。

  有效增强感恩意识,深化少数民族群众“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丹寨县“双培”老师李天云根据感恩教育课上群众自发讲述的身边事例,创作了一首《共产党好》双语歌曲,深受苗族群众喜爱,在当地传唱度很高。双语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歌曲也在参训群众中掀起一波传唱新时尚、新高潮。

  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培”行动有哪些启示?

  石松江: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语言相通,才能心灵相通。只有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效破除交流障碍,让各族人民能够更顺畅地交往交流交融,才能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各族群众切实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断强化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通过教育培训,让各民族群众深入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畅谈身边人身边事的进步和发展变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五个认同”,才能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段超木)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