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张义苹:巧手“蜡染”绘出幸福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守艺人张义苹:巧手“蜡染”绘出幸福

来源:中工网
2021-12-02 13:02

  走进“蓝锦染艺”蜡染工坊,一团团刚制成的蜡染布料和各式各样的蜡染民族服饰映入眼帘,张义苹与一群苗族妇女正熟练地操作着蜡刀,蘸上热蜡的蜡刀,仿佛绘画笔一般在棉布上旋转、舞动,勾画出直线、圆弧等,不一会儿,拥有精美纹路和图案的蜡染作品就诞生了。

  “我从小就随母亲学习家族传统手工蜡染文化,这一抹带着自然芬芳的蓝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色彩”张义苹说。

  张义苹出生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扬武镇排倒莫蜡染之乡,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3年的她从18岁起就开始独当一面,为减轻父母负担,外出打工。一次与母亲通话得知,国家有产业扶贫政策,村里正筹备开办蜡染合作社,为了传承苗族祖辈的“蜡染手艺”和照顾家人,她返乡加入了合作社,开启了创业之旅。

  凭借在沿海的工作经验,张义苹发现蜡染合作社的弊端,“村里交通不便、思想落后,合作社没有明确的销路,制作的蜡染产品大多自产自销,再精湛的非遗技艺也会被锁在深山里。”张义苹说,产业扶贫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让产品找到销路,只有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才能真正让合作社发展壮大。

  于是,2015年,张义苹便带着合作社的产品来到扬武镇农贸市场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创业。由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义苹申请了优惠贷款,政府为她提供了启动资金。与此同时,她也在对蜡染技艺进行钻研,在保留蜡染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作品受到许多客户欢迎。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2016年她创建了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苗族蜡染项目,采用“村妇联+公司+合作社+农村贫困妇女”的模式,通过以村合作社为生产线,以商铺为主要对外展示、推广、体验和销售的场地,集中妇女到公司、合作社就业,或以发放“锦绣包”的形式居家灵活就业,带领更多乡亲脱贫增收,同时让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手工蜡染文化。

  2017年,丹寨万达小镇建成开业,游客越来越多,而卡拉村距离万达小镇又近,张义苹便在卡拉租了一栋民房,把搬迁到移民新区的妇女们组织过来绘蜡,方便妇女一边带娃,一边挣钱顾家。“政府给予我这么大的支持,我不能只想着自己挣钱。”张义苹说。

  发展至今,她在万达小镇、丹寨卡拉村、西江千户苗寨等旅游景区开设直营销售体验店,带动100余名农村妇女依靠蜡染脱贫,开展苗族蜡染技能培训学员达300余人次,助力农村妇女实现年增收人均2万元。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化。帮助她们一起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张义苹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优秀创业女性、黔东南州劳动模范、黔东南州工匠等荣誉。

  “我相信蜡染是改变家乡贫穷命运的‘金钥匙’,它凝聚着贵州先民的聪明才智,折射出黔中儿女的文化底蕴,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蜡染、喜欢蜡染,进而购买蜡染,推动蜡染的传承与发展,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吕静 陈燕)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