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都:民族工匠基地成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贵州三都:民族工匠基地成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中工网
2021-12-07 16:46

  “家家都把刺绣手艺提升,就能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让我们的群众越做越富有,让非遗成为发展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指日可待。”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工匠基地牵头人韦应丽说。

  今年以来,黔南、三都两级工会积极探索民族经济发展之策,通过“选定工匠基地牵头人”“合理设计工匠培育基地”“通过工会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共同创造幸福的目标”系列举措,打造了三都马尾绣工匠培育基地、蜡染工匠培训基地等民族特色工匠培育基地,助力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让工匠基地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工会牵头,打造人才培育载体

  为探索积极有效的乡村振兴推手,三都水族自治县总工会积极作为,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涵盖培训、生产、体验、展示功能以及水族马尾绣和苗族蜡染制作工艺流程的工匠培育基地,经多方调研落实设定了马尾绣工匠培育基地和蜡染工匠培育基地,助力当地民族特色人才培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总工会通过对全县180名水族和苗族绣娘工匠调查摸底,分析研判,最终选定水族马尾绣传承人、省级民族民间工艺大师、省级劳模韦应丽作为水族马尾绣工匠基地牵头人,选定全国“三八红旗手”、蜡染工匠、州级劳模张义琼作为苗族蜡染工匠培训基地牵头人。作为基地的牵头人,两位劳模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累计带动近2万人就业,其各自的公司也成为承办三都水族、苗族活动的窗口单位,多次成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民族特色活动,带领三都独具魅力的民族风采走上更高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眼光聚焦三都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力三都民族文化、非遗技艺人才素质提升,让工匠基地成为了培育人才的有效载体。

  积极创新,激发非遗经济活力

  为了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三都水族自治县总工会充分考虑水族马尾绣和苗族蜡染制作工艺流程,结合场地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涵盖培训、生产、体验、展示功能的工匠培育基地。其中,马尾绣工匠培育基地重点覆盖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水族乡镇。基地面积264平方米,包括培训提升区、研发生产区、展示营销区等,可同时容纳约200人;蜡染工匠培育基地重点覆盖普安、三合等苗族乡镇以及榕江、从江、黎平、丹寨等县市。基地面积300平米。重点包括产品研发区、加工体验区、生产车间、培训展示区等,可同时容纳约300人。三都工匠培育基地的建设旨在着眼于工艺传承、技艺培训和产品营销。

  强化引领,助力非遗人才素质提升

  为了强化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提供非遗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让争做工匠成为职工的新追求。三都水族自治县总工会全年开展工匠培训交流活动2次,开展马尾绣和蜡染技艺培训9期,培训450人,培训实现就业400人;结合建党100周年,在马尾绣工匠培育基地开展“展水乡风采、绣幸福生活”活动,绣娘用100天、绣100条龙,完成一个由56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一幅“绣”字的展演作品,带到北京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并被北京博物馆收藏;通过基地宣传活动,今年已向全国上海等大中城市销售马尾绣蓝染西装、T恤3万余件,各类文创产品2000余个。

  辐射联动,工匠基地成为发展新引擎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绣匠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了农村绣匠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2021年,马尾绣工匠培育基地培育出工匠60人,辐射带动水族绣娘参与就业2000余人次,实现年收入上千万。腊染工匠培育基地培育出工匠33人,辐射带动兄弟乡镇和周边县市1.2万人种植蓝染原料3万亩,实现人均增收2700元。加快了绣匠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变,帮助绣匠居家就业,农村妇女利用手工织布、画蜡染、绣马尾绣等方式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农村绣匠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了农村绣匠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如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通过阵地建设、工匠培育、绣技展演、绣品宣传营销等方式,全年培育工匠93名,带动6000多农户发展产业3万多亩,户均增收2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了乡村振兴。

  据了解,三都水族自治县下一步将逐步把民族特色工匠培育基地打造成为工匠孵化器、交流提高的阵地,非遗传承、技艺技品展示的窗口,带领绣娘实现就业,增收致富,通向幸福生活的桥梁。(刘茂森 陈燕)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