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方:让美景变产业 让村寨变景区 - 贵州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田应方:让美景变产业 让村寨变景区

来源:中工网
2022-03-23 16:44

  “这是我们的月季花种植示范园,这是我们的草莓种植示范园,目前两个项目的政策扶持申请已经完成,项目全部落地,这两个项目能带动上百人就业,人均收入每天80元左右,种植户年创收40万元以上。”说起发展,贵州省黔东南州总工会派驻麻江县金竹街道隆昌村第一书记田应方了然于心。

  隆昌村共辖6个村民组,23个自然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3户1034人,如何让村民们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是田应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面临的首要难题。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田应方率先带头,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建工作、帮助村“两委”科学定位和规划乡村特色,加强其用地规划和利用,加强宅基地管理,加强村民主自治,积极开展“寨管委”工作。根据村外出务工人口的实际情况,增加外出人口作为村民代表的比例,保障外出流动人口能够参与到村公共事务管理中来。

  隆昌村光头寨组村民吴如周说:“几年前我因工受伤后就失去了劳动力,家里小孩上学也需要钱,经济十分困难,田书记知道情况后带领村干部来家里走访慰问,不仅帮助小孩申请了助学金,还给我们送来了粮油等生活用品,村里大小事也会通知我们参会,对于家乡建设我们也可以提建议。”

  为推动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田应方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推行土地托管、入股分红、代耕代种、共赢合作等新型土地经营模式,创新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创立隆昌村畲乡土特产展示厅。并结合隆昌村土地、山林的现状和特点,邀请贵州大学有关专家和教授到隆昌村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把土鸡、老窖土酒、本地田鱼、大米、蔬菜等农特产品,通过展示厅这一平台进行推介。同时,通过市场营销、产品认证、广告设计等方式,在沿海城市开设直销专卖店,把隆昌村的土特产推向沿海地区、城市等高端市场,扩宽产品销售渠道保障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田书记驻村以来,入户问民需、听民意、解民忧,精心办实事。”隆昌村党支部书记王承栋说,田书记来了之后,不仅向上级申请改造了村委会办公场所,新增了办公桌椅、电脑及打印机,打造了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阵地,还召集班子成员定期学习,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

  隆昌村位于金竹街道东部,距麻江县城12公里,风景秀丽,产业丰富,是一个畲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畲族占全部人口的90%,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具有较高的民族旅游开发价值。

  如何把美景变产业、村寨变景区,田应方一直思虑着。他瞄准了乡村旅游产业市场,找准产业兴村的契机,规划和拟定“魅力隆昌醉美隆昌”四在农家的美丽隆昌村发展目标,以弘扬畲族粑槽舞文化为契机,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利用320国道过境优势,打造花海、花帯等景点,让过境游客既可赏花、又可观舞,还能品农家特色食品、住畲族特色小屋,帮助村民发展小型农家乐和乡村民宿,以此发展乡村旅游和多样化乡村产业,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吃上旅游饭。

  “我们店的主打特色菜是本地土鸡和稻花鱼,在旺季的时候,每天可以接待300人左右就餐和住宿,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麻江县黔隆生态园经营者杨仕虎介绍。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如何留下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才合力,成为摆在田应方面前的又一难题。

  为此他协助创建了隆昌村人才交流中心,申请劳动部门对石工、砖工、装修工、电焊工、家政、月嫂、服装设计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实现就业增收。并以党支部为主导,抓好诚信制度建设,塑造“诚信隆昌”的人才品牌,建立了村级干部联系在外人才制度,邀请在外就业的各界人才到村委会开座谈会,凝聚各方资源,为隆昌发展注入更多的力量。

  “乡村工作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成果,做好政策帮扶,另一方面要谋划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现有村集体经济酒厂1个、种养殖合作社1个、500平米文化公共场所1个、乡村大舞台1个、停车场1个、斗牛场1个、文化活动室1个、畲族文化陈列馆1个。帮助村民建成养鸡场、养猪场、肉牛育肥场、养鱼塘等产业投产。今年我们准备申请更多政策帮扶,让符合标准的项目尽快落地。”田应方说,希望在驻村期间通过努力带领隆昌村实现新发展。(陈燕 刘茂森)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